您的位置:助孕 > 广州代生小孩 > 广州三代试管婴儿费用 > 正文

秦朝是如何征服了百越?一条运河的开凿让珠江流域纳入了中国版图

时间:2023-10-06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 598次

二,秦朝的征服:陷入了战争泥潭公元前219年冬天,秦朝派遣国尉屠睢对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。根据记载,秦朝在珠江流域建立了南海、桂林、象郡三个郡,三个郡的长官不是郡守

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之间,有一座大山,名为“五岭”。在秦朝之前,华夏文明的影响力最多到达此地,而秦朝之后,五岭以南的珠江流域就被纳入到了中国版图,并逐渐成为了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。上古时代的岭南,瘴疠未开,森林密布,秦朝是如何征服这块地方的呢?

一,百越之地

在远古时代,中国的东南沿海一带居住了百越部落,他们活动的范围北到江苏,南到越南,《汉书·地理志》记载“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,百越杂处,各有种姓”。生活在江浙一带的为吴越,江西一带的为赣越、扬越,福建、浙南一带为闽越、东瓯,广东一带为南越,广西一带为西瓯,越南一带为骆越。

春秋战国中国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布

百越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化。在吴越一带,发现了河姆渡文化、良渚文化等,是中国文明的源头之一。吴越民族可能和夏朝有一定的渊源,司马迁的《史记》记载夏朝中兴之主少康分封庶子无余到会稽山,形成了后来的越国。当然,司马迁的记载只是为了营造一种“万系一统”的华夏认同,其言并不可靠。

良渚遗址分布地图

而吴国,则被视为周太王长子泰伯在越人地区建立的古国。实际上,泰伯建立的吴国是虞山,在山西虞山一带,又称吴山,也就是现在的中条山。后来,人们将江南的吴国附会为了山西的吴国,于是历史记载就出现了混乱。

吴越两国为了实现争霸中原、融入华夏的目的,也积极将自己的历史嫁接在了中原历史上。这种现象也反映了吴、越两国在春秋以来逐渐融入到了华夏民族之中。在战国时期,楚国灭越国,兼并了江南之地,基本将整个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纳入到了版图之内。从此,吴越地区就成为了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之一了。

升棺:古越人的习俗

但是,距离中原更远的闽越、南越、骆越等并未接触到多少华夏文明,他们长期过着刀耕火种、断发文身的生活,文明相对落后。根据记载,越国于公元前306年灭亡,随后越王后裔逃到了浙闽一带,建立了闽越、东海等小国。

对于秦朝而言,统一华夏不仅仅是要将战国七雄全部统一,还要将形成了华夏认同的吴越兼并,这才算真正的统一。在这种战争中,秦朝军队不仅开进了传统的吴越之地,而且还深入到了未开化的闽江、珠江流域,统一战争演变为了一场征服战争。

公元前222年,也就是秦国灭楚后的第二年,秦朝就派遣大军对百越发动了进攻,“因南征百越之君”,平江南之地。不过,受到中原统一战争的影响,当时进军速度很快。直到前219年,秦朝大规模地南征百越才开始。

二,秦朝的征服:陷入了战争泥潭

公元前219年冬天,秦朝派遣国尉屠睢对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。《淮南子》记载秦朝派遣的军队达到了50万,实际上这是夸大其词,所谓的50万军应该包括军队总数、后勤部队以及后来的移民。为什么是冬天是发动进攻呢?因为珠江、闽江流域气候炎热,中原军队难以适应其气候,因而选择冬季。

秦朝首先进攻的是闽江流域的闽越。秦朝的大军兵分两路,都是从江西出发,一路从江西的北部出发,自北向南推进,一路从江西南路的南野(南康)出发,自西向东发动进攻,两支军队形成钳形攻击。

南征百越的战争图

闽越一带“僻处海隅,褊浅迫隘,用以争雄天下,则甲兵糗粮不足供也;用以固守一隅,则山川间阻,不足恃也”。因而秦朝的军队能够迅速退军,很快就占领了闽越。就在出兵的这一年,秦朝就在此地设置了闽中郡,标志着福建纳入到了中国的版图。

随后,秦朝又对珠江流域的南越国发动了进攻,同样是兵分两路。一直部队翻越五岭,自北向南推进,另外一支部队就是征服闽越的部队,他们自东向西推进。最初,秦朝的军事进攻非常顺利,大军一路高歌猛进,迅速占领了南越的中心地带——番禺,也就是现在的广州。这里是西江、北江、东江的入海处,交通位置非常重要。

广东广州黄埔沙岭遗址发现先秦时期越人墓地

接着,秦军沿着西江逆流而上,对广西一带的西瓯发动了进攻。战争同样进行得非常顺利,秦军“杀西呕君译吁宋”。或许秦始皇自己也没有想到军队会在南方推进得如此顺利。然而,这仅仅只是战争的开始罢了,杀掉几个百越之君,占据几个大型的据点,并不代表征服了百越,因为秦朝已经被卷入了战争的泥潭。

前文已经提到,百越之地,炎热无比,瘴疠未开,森林密布,越人自古生活在期间,早已适应其环境。而秦军初来乍到,他们怎么可能迅速适应这里的环境呢?秦军占领一些城镇和水路交通要塞后,越人就退守森林,和秦军展开了游击战,所谓“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,莫肯为秦虏”。

热带雨林

而秦军深入珠江流域,不能迅速结束战争,那粮食供应也就出现了问题,所谓“越人遁逃,旷日持久,粮食乏绝”。越人不需要进攻秦军的阵地,他们只需要切断交通路线,就能够将秦军困死南越。果然,秦军出现了大麻烦,“士卒劳倦,越乃出击之”。越人的反击非常成功,他们“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,大破之”“杀尉屠睢,伏尸流血数十万”。

虽然数据太过于夸张,但也能够反映秦朝死伤特别惨重。而残余的秦军只能在据点等待援军和粮草到来,“进而不得退”,处于被包围的状态中,他们精神高度紧张,“三年不解甲弛弩”。

百越民族

秦军之所以出现如此的窘困局面,不是因为秦军战斗力低下,而是秦军深入森林密布的珠江流域,气候不适应,补给也跟不上。后来的历朝历代在越南作战,也基本上讨不好什么好果子吃,这和秦朝南征百越类似。同样,20世纪的美国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,即使动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武器,也未能将越南打垮。

三,灵渠的修建,改变了历史

战争的艺术,不仅仅在于战场的厮杀和谋略,更在于后勤的保障。一支军队再勇猛,如果出现了粮食危机,那他们也只能成为饿死鬼。因此,任何战争都必须要考虑粮草的补给问题。

在古代社会,粮食的补给到底有多么困难?北宋科学家沈括留下的《梦溪笔谈》留下了一篇关于军队粮食运输的宝贵资料,这篇文章提到古代平均每个民夫可以背六斗米,带五天的干粮。如果这位民夫供应一个士兵,那么只能维持18天,如果是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则可以维持31天。而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,已经达到了徭役的极限了。

古代最普遍的运输工具

如果出动10万军队打仗,那么其中3万要保护辎重,真正派上战场的只有7万人。另外,还需要派遣30万民夫进行运输。可见,军队打仗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消耗。如果战争的距离太远了,那么这个粮食的消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,因为运输的粮食可能基本都被民夫在路途中消耗了。

不过,有一种运输方式是可以解决粮食运输问题的,那就是水运。因此古代王朝的战争基本会沿着河流进行,因为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消耗。但是要道西域、蒙古作战,那就只能用民夫和牲畜驮运了。而珠江流域,水系发达,以广州为中心,船只可以到达两广的所有重要城市。秦朝只要能够将粮食运输珠江上,就能够让秦军在广州长期驻扎。

珠江水系

秦朝的军事家门目光如炬,一下子就看明白了问题,当年秦国出兵夺取楚国的首都,不就是从巴蜀顺流而下的吗?秦朝军队是具有水上作战经验的。如果要将粮食运输到广州,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走海运,但那时候海运不发达,没有多少经验,秦朝不敢冒险。那么能够从修建一条运河,将珠江和长江连接起来呢?

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隔着五岭,这里地形复杂,在那个时代开凿一条运河妥妥的就是一个超级工程。但是秦朝的具有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经验,二话不说,直接开干。随后,秦朝大批民夫被发配到了桂林一带,开凿一条叫做灵渠的运河。

灵渠

公元前214年,灵渠终于开凿完成。这条水渠全长只有30公里,其长度和京杭运河无法相提并论,但是战略价值却可以和京杭运河一较高下。这条运河沟通了湘江和桂江,从此秦朝的船只就可以联系不断地运往珠江流域,给这里的秦军据点提供粮食供应。这条运河还解决许多工程难题,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,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。

随后,秦朝的援军以任嚣为主将、赵佗为副将,继续向珠江流域挺进,并深入到珠江流域的各大支流上。历史没有记载此次南征的大规模战争,我认为此次南征就没有大规模战役。因为秦朝吸取了之前的教训,不会深入森林主动进攻越人,而是在水陆交通要塞建立据点,通过水运源源不断地补给,类似于殖民扩张的方式。而越人也难以攻下秦人的据点,双方处于一种僵持的局面。

根据记载,秦朝在珠江流域建立了南海、桂林、象郡三个郡,三个郡的长官不是郡守,而是郡尉,这说明了此三郡就是秦朝在珠江的三大军事基地,他们都位于水运交通要塞上,方便补给,也方便控制周边。南海郡位于珠江口,可以控制三江出海口;桂林位于西江和郁江交汇处,可以控制广西一带;而象郡可能在红河下游,通过海运可以进行补给。

光是有军队是无法征服百越的,于是秦朝开始大规模地向百越移民。“发诸尝逋亡人、赘婿、贾人”,他们在秦军建立的据点进行开荒耕种,为秦军提供粮食。按照设想,这些移民不断开发荒地,破坏森林,使得越人的活动空间不断北压缩,最终达到完全征服百越的目的。不过,秦朝太短命,这个计划只能由后来的历朝历代继续完成,到三国时期,还有孙吴征服山越的事情。

客家土楼:军事防御和居住一体的居民建筑

现在的广东、福建一带有大量的客家人,他们就是历史上驻扎在岭南的军队和移民者的后裔。当然,百越民族并未完全屈服,他们退守偏僻的山区、森林,一直延续到了现在。如今珠江流域还有大量的壮族、瑶族、水族、侗族、布依族等,他们就是百越民族的后裔。秦朝征服百越的功绩值得歌颂,百越民族英勇顽强的精神也值得赞美。


参考资料
相关文章
Copyright © 2002-2030 广州贝秀生殖中心 广州贝秀生殖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